Skip to content

数学与经济管理

image-20210823165722769

很多内容只出现一次,计算题最后做,实在不会就放弃

图论应用

  • 最小生成树(★)
  • 普利姆算法
  • 克鲁斯卡尔
  • 最短路径(次)
  • 迪杰斯特拉
  • 网络与最大流量(★★)
  • 小流量是瓶颈

运筹方法

线性规划(★)

  • 初高中数学题

动态规划(★★★)

  • 考试穷举即可

转移矩阵

image-20210826115050800

一个月计算一次,两个月计算两次

排队论(水池放水问题)

image-20210826115526316

预测与决策(★)

不确定性决策

image-20210826115637213

例题

image-20210826120459825

决策树

image-20210826120639770

决策表

image-20210826120833397

数学建模(★★)

(碰到积累即可)

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,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,通过抽象和简化,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。

数学建模过程

  • 模型准备: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,明确其实际意义,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。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
  • 模型假设: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,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,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 恰当的假设。
  • 模型建立:在假设的基础上,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划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,建立相应的数学 结构。只要能够把问题描述清楚,尽量使用简单的数学工具。
  • 模型求解: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料,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(估计)
  • 模型分析: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。(误差分析、敏感度分析)
  • 模型检验: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,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、合理性和适用性。如果模型与实际较吻合,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,并进行解释。如果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差,则应该修改假设,再次重复建模过程。
  • 模型应用:应用方式因问题的性质和建模的目的而异。

方法

直接分析法:认识原理,直接构造出模型。

类比法:根据类似问题模型构造新模型。

数据分析法:大量数据统计分析之后建模。

构想法: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给出设想从而建模。